1. 首頁 > 產經新聞頻道 > 業界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獨顯用戶渴求春天

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01月26日 10:42:44   來源:光子星球

                    撰文 | 熊   星

 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 | 吳先之

                    獨立顯卡市場仍然不屬于買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去年三季度,全球獨立顯卡出貨量僅為1400萬塊,同比大跌42%,創二十年最低記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市場龍頭英偉達股價暴跌六成,AMD市場份額創幾十年新低,行業新玩家Intel趁亂而入快速占領4%的市場份額,隨著基數增加增速放緩,在市場蕭條的氛圍中也難覓突破機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廠商的節節敗退伴隨消費市場一片哀嚎,用戶手里仍然揮舞著鈔票,卻在日復一日的篩選中意興闌珊。跌入低谷的廠商們有意控場,新款“甜品卡”一直缺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有錢不好買,有市場也暫時不賣,獨立顯卡市場何以呈現出如此奇葩的境況?

                    算力天使下礦,英偉達的兩次視而不見

                    去年,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迎來又一波輿論高峰,“老黃”的稱謂在廣大PC用戶的口中與不少動物關聯了起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這種謾罵,始于挖礦,卻未止于礦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為算力核心,獨立顯卡本該走進千家萬戶,成為給廣大用戶送達快樂的”天使“,卻被送入了礦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尤其是中高端60以上型號顯卡,強算力帶來的總體出礦率提升,成為了礦老板們的首選,F實中的礦工還有倒班,進入礦場的獨立顯卡們只能在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的狀態下滿負荷工作,就算是“天使”,也早已面目全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隨著礦潮日盛,礦老板逐漸成為買方主力,中高端獨立市場出現強勁擠兌,流向普通用戶的產品數量驟減,緊接著就是一波炒作。本就提貨難的廣大普通用戶們,要么把手中揮舞的鈔票塞回褲兜,要么含著眼淚砸出,高位接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AMD同代顯卡實際表現橫比英偉達有所差距,用戶數量和炒作擠兌并不似N卡市場,“AMD,Yes!”成為用戶退而求其次的自我安慰,也折射出用戶對于N卡市場現狀的憤怒與無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波對黃仁勛的咒罵就此爆發。礦潮日盛,英偉達獨立顯卡整體出貨量沒有太大變化,也繼續放任市場狂熱,或許是批發走量、挖礦質保失效,這種大量出貨并且售后“無憂”的買賣確實輕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反正都是賣,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,商業邏輯“沒有問題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人去樓空,礦潮轉為礦難。大量算力天使們走出礦場,身子板早已破敗不堪,但只要一息尚存就仍需發揮價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手渠道成為礦卡重災區并不意外,一些官方渠道也成了礦卡消化地還是很讓人詫異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型號顯卡長期缺席的一些品牌,卻在礦難之后迅速有貨了。不排除供應節點與礦難重合的可能性,但可能性有多低,去年三季度的相關數據可見一斑,消費市場已然給出了判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用戶倒向二手市場,也只是在賭博。衣衫襤褸的折翼天使們被換上新裝,極其稀有的個人買家被海量翻新礦卡賣家淹沒,用戶想要選購一張非礦顯卡,無異于“點秋香”,而誰都不是唐伯虎,大多數用戶只能陷入“過把癮就死”和等待新品的煎熬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而英偉達40系列顯卡面世,依然選擇對現狀視而不見。先發型號為90、80。完全沒有品牌沖高需求的英偉達,只是推出了并非市場急需的旗艦型號,推新順序由高到低,顯然無法徹底填補供需兩端的市場空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買方積壓的焦躁情緒,或許動輒上萬元的旗艦型號具備了銷量新增的想象空間,商業模式依舊“沒有問題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廣大普通用戶期望再次落空,網絡上對黃仁勛的謾罵數不勝數。AMD實際性能還有進步空間,Intel暫時蝸居中低端,用戶在英偉達超八成市場份額的絕對統治力下無可奈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獨立顯卡市場陷入低迷,英偉達顯然想通過旗艦產品高溢價盡可能地攫取高利潤,即便C端市場一時難以回暖,B端也足以生存,一家獨大的優勢一時難以被撼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B端擴地盤,C端講故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或許在英偉達看來,游戲玩家已不再是主要客戶,而生產力才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去年Q3,英偉達收入達到59.3億美元,比Q2下降了17%。盡管如此,在C端承壓的背景下,英偉達遠比市場份額降至一成多的AMD活得滋潤,其B端優勢早已遠遠甩開對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,采用了英偉達產品的占到九成,而全球四大云服務平臺,英偉達加速卡也占據了最大市場份額。隨著其最新GPU得到廣泛采用、Omniverse為算力提升可視化標準,英偉達有講不完的新故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英偉達的AI計劃,經過近年瘋狂擴張,牢牢綁定了微軟、谷歌、阿里巴巴、甲骨文、亞馬遜等行業頭部,實驗室、數據中心、云服務等領域已被英偉達包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AI技術領先優勢,足以讓其在市場上達到C端不亮B端亮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去年Q3英偉達的數據中心相關營收已達到38.3億美元,約為總營收的64%。被人熟知的游戲業務收入為15.7億美元,僅僅約為總營收的26%。值得注意的是,游戲業務持續低迷,營收同比下降51%,環比下降23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曾經的營收主力變為營收弱側,游戲業務的節節敗退仍然拖累英偉達整體營收、影響股價反彈。講好一個新故事,或許比等待市場回暖更有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月初在CES 2023活動中,英偉達宣布GeForce NOW云游戲平臺上車,首批支持的車商為現代、比亞迪、極星,基于其Drive硬件的車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傳統車企大概率是英偉達前期主攻方向,其用戶基數龐大而游戲娛樂方面存在明顯短板。在游戲上車這一領域,英偉達能夠庶出成熟的軟硬件,這是偏軟的Steam、偏硬的AMD、高通們一時難以匹配的。車企的游戲爭奪戰,英偉達暫時沒有像樣的對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實現這一步的核心因素,在于匹配車商需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自動駕駛引發算力之爭,英偉達憑借AI軟實力優勢切入市場,也可看作是B端的技術積累側面助推了C端效率突圍。從Orin到Thor,單顆算力已達到全球領先的2000TOPS,高通8155毫無還手之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從2015年至今,英偉達的上車動機都可看作是硬件預埋,現在即將軟件收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汽車和嵌入式技術相關營收雖然暫時為2.51億美元,但同比增長達到了86%,環比增長為14%,在“預埋收網”的循環中,這一板塊的業務營收將很可能快速質變,與之強相關的游戲業務也將受到良性刺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能不能重現數據中心的輝煌還暫未可知,但眼下在汽車領域,英偉達正在復刻一家獨大的局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以B端救C端,以弱側為突破點,英偉達顯然把希望寄托于新的故事線,獨立顯卡消費級市場受重視程度早已不似以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多端游戲逐漸成為主流,碎片化時間接管娛樂,商業模式一直“沒有問題”的英偉達,側重從時機中看到商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甜品卡不是英偉達的“甜品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90系銷量破13萬塊,80系也于上市前后拿下3萬塊的銷量,此后價格昂貴導致其銷量增速放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4070面世似乎又是英偉達熟悉的節奏,低一級“飛”一陣,就是不把千呼萬喚的4060拿出來。大多普通玩家能否走出礦卡陰影還需等待,對于英偉達來說,下一步必定是釋放甜品卡走量,只是時間可以再緩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英偉達清楚60型號對于用戶的意義,更清楚自己的產品優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隨著芯片制造工藝迫近1nm,摩爾定律面臨失效,獨顯市場需要新故事。光追、DLLS是不是偽需求不重要,重要的是成功叩開用戶大門,英偉達才能持續提升獨顯售價。用戶的新鮮感可能消失,但抬升了兩代的售價顯然不會回到從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60系顯卡被曝在上代基礎上再度漲價一成,相比上代理論性能提升僅20%,網友大致分為兩種論調,一種為“真香”,一種為“擠牙膏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不難理解,被礦卡絆腳、英偉達控場的獨顯用戶們,新一代甜品卡的價格上漲只要不到離譜程度就能被接受;而在買賣雙方陷入博弈的時期,全球保有量最大的獨顯型號由1060變成1650,這部分用戶冷靜地置身于事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扭轉用戶情緒顯然費時費力,新品由高到低的每一個節點盡可能攫取高利潤,更為實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游戲機禁令解除,不少大作仍有獨占習慣。主機拉走的一批資深玩家,在顯卡售價暴漲之后再次體會到了性價比的快樂。隨著索尼內容強勢,微軟“鈔”能力補貼XGP持續,英偉達可能也漸漸意識到,獨顯市場再難重現往日輝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況且,獨顯市場AMD和英特爾仍是追趕者,英偉達尚具控場能力。而汽車相關業務無疑將成為其下一個增量市場。即便GPU之后獨顯真能上車,英偉達也能將現有優勢復制粘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,英偉達并未效仿特斯拉與AMD的合作模式,而是以云游戲跨入其硬件預埋的既定路徑,從覆蓋面和用戶門檻來看都有獨家優勢。而在算力之爭中暫時甩開高通,其軟硬件將會進一步獲得更廣泛的采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股價止跌,新故事宏偉又精彩,廠商的曙光就在眼前,而獨顯用戶的至暗時刻仍在持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,不構成投資建議,請謹慎對待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
                  [編號: ]
  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微信

                  即時

                  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騰訊前三季研發投入454.75億元 前沿科技加速落地服務

                  11月16日,騰訊控股(HK.00700)發布2022年Q3財報,騰訊實現營業收入1400.93億元,非國際會計準則凈利潤(Non-IFRS)322.54億元,同比恢復增長,多個主營業務板塊收入亦呈現環比企穩跡象。

                  企業IT

                  今日影像,今日推送!星圖地球今日影像正式發布,開

                  每一次火箭升空、衛星發射都能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,那你可曾想過,有朝一日每個人都能召喚衛星為自己服務?

                  研究

                  IDC發布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軟硬件市場份額報告

                  IDC《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份額,2021》報告顯示,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的規模達到64.9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31.5%。

                  人妻献身后的堕落